2008年的情人节,经过十个小时的飞行,我从寒冷的北半球来到了盛夏的墨尔本,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澳大利亚留学生活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是我生命中难以磨灭的一段记忆。
初到澳大利亚——学会使用图书馆
澳大利亚人喜欢简称,管自己的国家不叫Australia,而叫OZ;称呼邻国不叫New Zealand,而是Kiwi;管大学不叫university,而叫Uni。对于悠闲慵懒的澳大利亚人来说,简称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,也算得上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了。有了这样的文化,当你听到大学里的Orientation Week (迎新周)被简称为O-Week时,也就不用感到奇怪了。
O-Week的迎新活动是新生入学最重要的一课,其间新生首先要熟悉学校环境,了解学校历史和院系设置,并由本院系的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带着在校园里四处参观,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。每个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领到一本图书馆使用手册,手册上对图书馆的功能、布局和开放时间等都有详细的介绍。对于这本图书馆使用手册,学生一定要物尽其用,因为在国外,学会如何使用图书馆就是校园生存的秘籍。在这里,学校一般是不开放教室让学生上自习的,学生要想课后在学校学习,只有去图书馆。不少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“泡”在图书馆里,特别是期末考试那段时间,图书馆里简直是“一座难求”。现在回想起来,在每个期末写论文阶段,我的状态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,那就是“不是在图书馆,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”。
我就读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
行在澳大利亚——享受四通八达的交通
要适应澳大利亚的生活,必须习惯这里的出行方式。初到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几乎都使用两种交通工具:公交车和火车。这里的公交车线路四通八达,十分方便,即使在偏僻的住宅区,也有公交车可以到达。而且公交车站离住宅区都比较近,从家走到最近的公交车站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。在澳大利亚,公交车站牌上都有时刻表可以参照,车一般会按时到达,偶尔也会有误差,不过一般只会晚到而不会早到。节假日时,公交车的班次特别少,要是错过了一班车,下一班可能要一个小时之后才能来了。所以,如果你在节假日有出行的打算,最好提前从网上下载公交车到达时刻表,提前到车站等车。
我最喜欢的出行方式还是乘火车。在澳大利亚的每个城市,几乎所有的商业区、大住宅区以及大学附近都有火车站。因为不存在堵车问题,所以火车非常准时,一般不会有晚点或者提前到达的情况,误差控制在一分钟之内。
墨尔本亚拉河畔
住在澳大利亚——租房生活多曲折
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的住宿方式主要有三种:学校宿舍、租房或者是寄宿家庭。学校宿舍一般是双人间或者单间,每个房间都配有卫生间,但是没有厨房,这对于爱做饭的中国学生而言就比较难以忍受了。租房一般是在学校附近与别人合租,房租大家分摊。寄宿家庭一般不是留学生的首选,首先是因为寄宿家庭的房租较贵,其次是要找到非常合得来的房东比较难,而且住在别人家里自己难免会产生“寄人篱下”的感觉。
我的租房生涯比较曲折。由于在出国前没有在网上申请到学校宿舍,我只好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。短短的两年留学生活里,我搬了三次家。搬家的感觉很不好,一个人拖着大包小包从一个地方搬往另外一个地方,看上去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者。每每和同学说起搬家的事情来,我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泪。不过,多次搬家也锻炼了我的适应能力,让我变得更加自立。
我刚到澳大利亚时的合租者是一对中国情侣,他们最初也是留学过来的,在澳大利亚已经待了十多年。因为他们曾经也是留学生,十分清楚留学生活的艰辛,所以对我很是照顾。我刚搬进合租房的时候,我的房间里没有家具,按照合同约定,我得自己置办家具。我原本想到宜家去采购,但又嫌太贵。女室友就告诉我,有一个省钱的方法可以解决家具问题,那就是“捡家具”。于是,她开着车带我到附近的几个小区转了一圈,我们果真在路边见到了一些别人不要的家具,而且大多家具是完好无损的。只出门转悠了半天,我们就“捡”到了很多有用的家具,可谓收获满满。在捡来的家具中,我们留下了自己需要的,对于那些不需要的,周末我们把它们拉到跳蚤市场全卖掉了。这样算下来,我不仅没有在家具上有任何支出,还赚了几十块澳币!
不过,好景不长,我在这里刚刚住了不到三个月,这对情侣就因为吵架而分手了。他们各自搬离了这栋房子,我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合租者,只好重新找房子。我的第二个合租者是一个当地人,在一家跨国企业工作,人非常好,上班时常常顺路载我去学校。可是美好的日子仿佛注定都不长久,我在这里还没住到三个月,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就爆发了,房东丢了工作,要去悉尼谋求新的机会,我只有再次挪地方。
第三次的合租者是一个印度女生,我们从最开始就发生了分歧。我受不了厨房和餐厅弥漫的咖喱味,她认为我应该改掉洗澡超过十分钟的坏习惯。生活习惯的不同让我们的矛盾逐渐升级,所以没过多久我就又搬家了,直到遇到我留学生涯中最后一对合租者,我的生活才算相对稳定下来。他们是一对夫妻,妻子是家庭主妇,丈夫是当地的邮递员。每天早晨五点,丈夫开着一辆破旧的雪佛兰出门,下午三点下班回家。妻子则在家洗衣、做饭,闲时做一些手工,每周出门购物一次,每周打扫一次房屋。他们人很好,生活也很有规律。我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。他们的和善、友好也让我体会到了家的温馨。
打工生活——在磨砺中成长
说到打工,人们往往会说在澳大利亚打工挣钱很容易。的确,在澳大利亚,只要你肯吃苦,就能挣到钱。在学习和生活都渐入佳境后,我也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。虽然打工很累,也会影响到学习,但我觉得打工也是一种磨练人的极佳方式,值得体验。
找工作的时候,我没有在网上投简历,而是用了一种叫“扫街”的方法寻找工作机会。这种方法说白了就是抱着自己的简历从街头的店铺发到街尾的店铺,不管别人有没有招工,都走进店里向店主礼貌地递上简历,希望对方在需要人手的时候优先考虑到自己。这个方法虽然有点笨,但让我找到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工作:在一家东南亚餐厅做服务生。自此,我便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打工生活。每周一、二、四全天上课,周三、五、六、日全天打工。辛苦一周下来,所有的收入足够我支付两周的房租和生活费了。能够自己养活自己,这让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。有了第一份工作的经验,第二份、第三份工作也接踵而来。挣钱并不是我打工的惟一目的,接触社会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、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对我来说才是更加重要的。
在我干过的所有工作中,有一份工作不累却能挣到满意的薪水,那就是在咖啡馆做服务生。那个咖啡馆在一个购物中心里,常常有很多老年人光顾那里。澳大利亚的老年人很少和子女一起住,他们内心其实挺孤独的,每次来咖啡馆,都喜欢拉着服务生聊天。当地的小姑娘们都不太愿意理他们,我反而求之不得,因为我觉得和他们聊天让我获益颇多:不但可以提高我的语言交流能力,还能让我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,何乐而不为呢?
打工挣来的大部分钱我都用在去各地旅游上了。我去了大堡礁,潜入海底触摸了大海龟;去了悉尼,攀爬了著名的海港大桥;去了爱丽丝泉,见到了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的大红岩。我觉得自己在澳大利亚过得很充实,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留学生活。
我与旅游伙伴
现在回想起留学时的生活,虽然也有几多痛苦和寂寞,但更多的却是开心和快乐。